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谓:“龙疽发背起胃俞或肾俞,二十日不泻死,九日可刺……。”即中搭手。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又名酒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也,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青葙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药用植物目录》。为大飞扬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
指未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昳慧。”参见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