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病证名。指患麻疹而失音者。常见于小儿。多因小儿麻疹后肺胃余毒未尽,复感风邪,致失声不语,咳嗽等。治宜祛风邪,清解余毒。方用蝉蜕、牛蒡子、射干、桔梗、连翘、甘草、前胡及养阴清热药等。参见麻疹、瘖等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多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羊角扭,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术语。与“推而纳之”对举。《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动而伸之,是谓泻。”意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转动向上抽引,这是针刺泻法操作要领。
出《新修本草》。为金银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杲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