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一。又名腐疔。其色白,有泡,三日内顶陷。治同疔疮。
见《本草纲目》。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臀部的痈。由膀胱湿热凝结而成。初宜隔蒜片艾灸,内服仙方活命饮。证治见外痈条。
见异经选穴法条。
小儿推拿方法。详和阴阳条。
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可用逍遥散。
医话著作。4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时的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并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的民间单方、验方。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并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
病证名。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无其他症状者。详头汗条。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