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虚证

肺虚证

肺气、肺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肺虚。……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肺虚则生寒,寒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乏力,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此是肺虚之候。”《本草经疏》:“肺虚七证。齁喘,属肺虚有热,因而痰壅;咳嗽吐血痰,属肺热甚;声哑,属肺热甚;咽喉燥痛,属水涸火炎,肺热之极,此证法所难治;肺痿,属肺气虚有热;龟胸,属肺热有痰;息贲,属肺气虚痰热壅结所致。”方用补肺汤人参汤等方。参肺病,肺虚寒等条。

猜你喜欢

  • 葛林

    【介绍】:明代医生。字茂林。浙江钱塘人。专门小儿科,闻名于京师,曾任太医院医官,升至院判。著有《杏坞秘诀》1卷,已佚。

  • 五阅

    阅,察阅之意。五阅是指观察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出《灵枢·五阅五使》。张景岳注:“五脏主于中,五官见于外,内外相应,故为五脏之阅。”

  • 郭履道

    【介绍】:见郭坦条。

  • 外耳痈

    病名。《疡科心得集·辨耳痈耳菌虚实论》:“耳内有脓时,……脓不外泄,热毒即循络外达,绕耳红肿,则发外耳痈矣,必欲开刀方愈。”参见耳根痈、耳门痈条。

  • 四匹瓦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暴感咳嗽

    病名。指咳嗽由猝感风寒引起者。《不居集·暴感咳嗽》:“暴感风寒,不恶寒发热,止是咳嗽,鼻塞声重。此感之轻者,宁嗽化痰汤。”参见风寒咳嗽、咳嗽条。

  • 臑骨突出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臑骨即肱骨,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明显突出。证治详肩胛骨出条。

  • 蟾香散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 别穴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 肝生于左

    出《素问·刺禁论》。其义有二:①谓肝气主升。根据左升右降的理论,故肝的行气部位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②《素问》原文“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