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疟疾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
病名。《女科撮要》:“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即儿枕痛,详该条。
证名。见《本草纲目》卷四。指腰痛连及膝部之症。多因肾亏风湿侵袭所致。宜用独活寄生汤、牛兔丸、海桐皮酒等方。
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见火盛刑金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即疫痢。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南烛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小儿在生理上既阳气兴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又稚阳稚阴,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感邪以后,邪气容易蕴积泛滥,病势嚣张,出现实证热证。如急惊风证,往往发病急暴,迅即壮热,抽搐,邪热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