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即子宫口。《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类经》:“子门,即子宫之门。”
指秋后发作、病势沉重的疟疾。《医宗己任编》卷八:“有一种疟疾,秋后晚发,不论间日一日,热多寒少,或独热无寒,或寒热相半,势沉重者,总当以治感症之法治之。”亦指伏暑。《六因条辨》中卷:“己任编有秋时晚发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张氏医通》卷四:“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
骨名。即髌骨。详髌条。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臭,名曰怒膈。”参见五膈条。
指非经脉所过之处。《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