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症,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经胁痛症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症。”又:“感冒胁痛之治,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生卒】:1882~1965【介绍】:著名藏医学家。西藏拉萨人。幼年系拉萨南阿曲扎乞寺喇嘛。后转入拉萨药王山习医。成绩显著。生前为藏医药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曾建议十三世达赖建立“门孜康”(即今日之藏医院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稸同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稸满。”
舌边周黑晕,中央微红。多为热入心包之候,宜清心泻火(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