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世翳得效方》卷十六。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因风热蕴积,入里结实而致。证见口中气热,大便闭,小便赤,饮水不止,苔黄燥。宜大黄丸清泻里热。
见汇刊经验方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出《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黄锁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面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中藏经·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脾病则面色萎黄。”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病及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疾患。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