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毒牛黄丸

祛毒牛黄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牛黄三钱半,人参琥珀***粉、桔梗生地黄硼砂各半两,雄黄一两,玄参升麻各三钱,蛤粉四两,煅寒水石二两,朱砂七钱,铅白霜、冰片各一钱。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食后薄荷煎汤、或新汲水化下、或噙化,日二至三次。治咽喉肿痛舌体强硬,满口生疮,涎潮喘急,饮食难进,胸膈不利。

猜你喜欢

  • 肩胛疽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肩胛部者。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太阴疽、肩后疽。多因手太阴肺经积热所致。治宜内服仙方活命饮加桔梗、黄芪、升麻;或选用夺命丹、黄芪木香散。余证治见有头疽。

  • 真喘

    证名。即实喘。指声高气粗而长,以呼出为快的症候。多由外感六淫,痰火水饮等袭肺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真喘者,其责在肺。……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

  • 心包

    心包络的简称,详该条。

  • 奶疹子

    病名。婴幼儿发疹性疾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本证类似风疹、幼儿急疹等。

  • 火头痛

    病证名。即火邪头痛,火热头痛。《医学六要·头痛》:“火头痛,寸口脉洪而大,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上焦实火也。”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或痛颊齿,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烦热、口渴,便秘,

  • 李崇庆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燕台集》5卷,已佚。

  • 自灸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胎风

    病证名。①婴儿禀赋不足,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子在胞胎,禀受不足,肝心经虚。其及始生,乳养无法,触冒外风,或因断脐,疮痂未敛,风邪一入,则令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蕴结为热,盖

  • 冲浊

    冲,深也。指色泽深沉晦浊。《灵枢·五色》:“冲浊为痹。”张景岳注:“痹病在阴,肉骨受之,故色冲而浊。”

  • 目中红筋附睛

    病证名。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此心火乘于肝木,俗作谓攀睛是也。”详胬肉攀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