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即一滴金丸,见该条。
见《本草蒙筌》。为黄连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肉苁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蕹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伏气源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温热经纬》卷二有《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天廓。详该条。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方。苧麻根、干地黄各二两,当归、芍药、阿胶、炙甘草各一两。水煎,去渣,内胶烊化,分三次服。治劳损而致的胎动下坠,小腹痛,阴道出血。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