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罗知悌条。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380年【介绍】:明初医家。字用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为名医朱震亨弟子,精医术,尤长于本草,汇集金、元著名医家如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震亨、成无己等关于本草方面的论述和发挥,编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阳暑。详该条。
①食管上口(咽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通于嗌。”《甲乙经》:“嗌作咽。”②喉咙。《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出《广志》。为鹌鹑之别名,详该条。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暴聋,颊肿,胁胻拘痛,名少阳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