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痿阳不振

痿阳不振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即阳痿。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兔唇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 矿灰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 水煮木香膏

    《卫生宝鉴》卷十六方。***(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为细末,

  • 神效栝蒌散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 鼾声

    属生理者,在熟睡后即发出呼吸粗鸣声。即息鼾。详该条。属病理者,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识昏迷的病人,其鼾声如雷。喉病出现鼾声,多见于紧喉风(如软腭麻痹)、喉瘤(血管瘤或增殖腺肥大)等。

  • 伤食

    病证名。指饮食损伤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的病证。证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脉滑。见《丹溪心法·伤食》,一名食伤。其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虚实缓急,因势利导或吐或下或消或补,其中以

  • 赤游肿

    出《颅囟经》卷上。即赤游丹。详该条。

  • 太阳阳明合病

    病名。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景岳全书·伤寒典

  • 胎病脏寒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初生婴儿生后腹壁青脉暴露,时膨时减,按之虚软,呃呃作声,日夜不禁的证候。古人认为是由于儿在胎中,妊母恣食生冷过度,有时肠鸣,腹泻,儿受其气,因引起内脏虚寒而成。治宜

  • 胎产心法

    书名。3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参考前人方书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的心得。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