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薄荷、贝母、牡丹皮、阿胶、茯苓、***、羚羊角、梨汁、藕汁、蔗汁、人乳、莱菔汁。前十味以水先煎取汁,入余药再熬,后入蜜二两,隔水炖半日成膏服。治真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地羊鹊之别名,详该条。
即安胃片,见该条。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详见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血浸眼中。初生艰难,血浸眦睚,遂溅渗其睛,以致神瞳不见,名血眼。②指血脉贯瞳。《保婴易知录》:“儿百日内乳嗽不愈,以致血脉贯瞳,而眶紫黑,或白珠红赤如血,亦名血眼。”
指湿郁化火而伤脾胃之阴。症见口渴不饥、大便坚结,苔先灰滑,后反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