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名词。出《洞玄子》。指阴道。
见《广州植物志》。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即夹惊伤寒,详该条。
八邪穴的别名,见《经穴汇解》。参见“八关大刺”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传信适用方》卷二方。炒***、当归各四两,炒甘草二两,赤芍药、酸石榴皮、炒地榆各一两。为粗末,每次三钱,水煎,食前服。治痢疾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噤口不食。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