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学家。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于医术,弘治间(1488~1505年)任太医院医士,后赠为院使。尤其精于儿科,并有不少独特的论述,主张治病必求五行生尅之理。著有《保婴撮要》,后由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书名。10卷。清·吴仪洛编订。书成于1766年。吴氏推崇喻嘉言《尚论篇》,将此书予以重订和补注。编者认为喻氏“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以“分经”为书名。书中将喻氏《医门法律》中
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参血瘀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浮,浮肿或虚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邪盛阳气虚,则水湿运行不畅,故出现胀满浮肿。如脾阳虚的腹胀便溏,脾肾阳虚的水肿等,均属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