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生肌法

生肌法

外治法之一。即促进体表溃疡愈合的方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又名收口法痈疽溃后毒虽尽而肌肉不生,或形成溃疡。多由气血不足或治疗失当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溃疡面大者,除可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四物汤随证化裁内服外,并外用生肌散;若溃疡面小,单用生肌散(膏)即可。此法必须在腐肉及脓水尽时用之。否则反增溃烂,延缓愈合。

猜你喜欢

  • 唐椿

    【介绍】:明代医家。字尚龄。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唐永卿之后代。参考诸家方论,撰《原病集》,论述七情六淫之伤,饥饱劳逸之过。子杲继其业,亦著名于时。

  • 二之气

    主六气之第二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春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春分至小满,其中包括清明、谷雨、立夏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 蛴螬漏

    古病名。颈部漏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悲思忧虑,情志不遂而得。其症颈项生核如枣,可移动,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痒。宜玄参散内服。

  • 裴元灵

    【介绍】:唐代道士。撰有《五脏旁通明鉴图》1卷(《宋志》)记载为孙思邈撰),已佚。

  • 下元虚惫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 乳无汁

    病名。指产后无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妇人手太阳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妊娠之人,月水不通,初以养胎,即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治疗见缺乳条。

  • 益气解表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 黄州僧

    【介绍】:宋代僧人。与苏东坡交往,通晓炼丹术。

  • 痟渴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 助阳汤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