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指小儿脘部痞满结痛,多因热邪蕴于胸膈,与胃脘留饮相搏,致脏腑不得宣通,营卫运行不畅所致。临床表现为心下脘腹满而坚,按之啼哭,乳食减少,身热,大便不通等,治宜疏利大便,破结散气为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
见《滇南本草》。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癣候:“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变生此,仍以乳汁洗之,便瘥。”即奶癣,参见该条。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见针灸指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