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涛
【介绍】:
元代医家。上高(今江西上高)人。世代以医闻名,著有《医学绳墨》一书,已佚。
【介绍】:
元代医家。上高(今江西上高)人。世代以医闻名,著有《医学绳墨》一书,已佚。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①阴不济阳,患者表现失眠、多梦、健忘,舌赤糜烂,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以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②脾阴不
【介绍】:参见蒋宗武条。
见头窍阴条。
【介绍】:晋代医生。字敬之。治病常兼用符咒等。
病名。又名注夏。①指有明显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时病论》:“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长暴暖,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治宜益气阴,消暑热。
即舌心,舌的中心部分。属脾胃。《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中。”
病名。见《伤科汇纂·凡例》。即脱臼,见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心源。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著有《医彀》一书。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病名。见《喉舌备要》。《喉科方论》:“此症发在喉中,左右舌俱黑色,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患是症者,必大寒大热,盖伤色过度,肾绝故也。”治宜滋肾养液。用左归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