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见产育保庆集条。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出《素问·热论》。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并按十二经脉的走向分为手六经和足六经。《伤寒论》以六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病理症状等,作为外感热病辨证分型的纲领。参见六经辨证条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如《宣明论方》的地黄饮子。
见《十药神书》。即太平丸第一方,见太平丸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多由风湿热毒熏蒸所致。症见耳廓上生疮,痛流黄水,时发时愈。治宜清热除湿。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温胆汤等加减。外用胡粉散。
病名。《囊秘喉书》卷上谓心出气系指:“舌上忽有簪孔、(血)出不止,此属心经火甚也。”参见舌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