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礼堂医学举要
见医学举要条。
见医学举要条。
证名。出《疯门全书》。即五死。见该条。
骨名。指蝶骨大翼颞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两额骨傍,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病证名。①指胸腹部痞满、按之不痛的疾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又:“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住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病名。又名痔疮,痔核。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古代对痔的认识有二:①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二十七:“凡人九窍中有小肉突起皆曰痔。”如耳痔、鼻痔等。②泛指多种肛门部疾病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巨搅、巨觉。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上角边际,当两手相抱时,中指端尽处是穴。主治狂走,喜怒悲泣,肩胛痛等。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舌中黑无苔而干燥。为津液受伤而胃有虚火之象,宜清热养阴生津(见《伤寒舌鉴》)。
出汉·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指房事。
病名。《疡医大全》卷十八:“颈蝗其毒不红,其形坚硬无脓,一年半载长久如此,不能穿溃,两头锁颈,嗜人脂血,食血一饱,病人即将危矣。毒发之初先服益气养荣汤十余剂,即将两患头上用三棱针针住,以艾柱灸七壮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