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穴论篇

气穴论篇

素问》篇名。气穴,即经气所注的穴位。本篇主要论述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的分布情况,故名。文中还叙述了孙络溪谷致病的原因和治法

猜你喜欢

  • 温邪上受

    指外感温热病的感受病邪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开窍于鼻,温邪的发病规律多从肺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 清胆行气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黄芩、半夏、枳壳、香附、郁金、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各9克,木香9~12克,白芍药15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缓急止痛。治气滞型急性胆囊炎,右胁绞痛

  • 米仁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郭敬仲

    【生卒】:十世纪初【介绍】:宋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名医郭照乾之孙。曾治愈孟太后重病,授光禄大夫。

  • 衰之以属

    治法术语。衰,削弱病邪之意;属,指寒热阴阳的属性。即针对证候的属性,采用相应的药物以削弱病邪。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温治凉,以凉治温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 鬾病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详该条。

  • 类聚方

    方剂著作。日本·吉益为则撰。1卷。刊于1762年。本书选录《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方剂220余方,依类编次。每方之后均广集原书各篇中应用该方的辨证立法,并有作者的考证,附以扼要的按语。现有《皇

  • 倪涵初治痢第一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初起第一方。黄连、黄芩、白芍药、山楂肉各一钱二分,枳壳、厚朴、槟榔、青皮各八分,当归、地榆、甘草各五分,红花(酒炒)三分,桃仁一钱,木香二分。水煎,空腹服

  • 卧针

    ①指针刺时,将针体横卧进针。《难经·七十一难》:“针阳者,卧针而刺之。”②指留针。《针灸大全·梓歧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进气之诀,……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

  • 噤口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噤口痧》:“默默不语,语亦无声,形如哑子。此乃痧气壅盛,热痰上升,阻逆气管,故咽喉闭塞而然。治宜先放其痧,审其肺肾脾三经之脉为要。然后推详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方用三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