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穴
即利尿穴。见该条。
即利尿穴。见该条。
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厥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在足背部从足厥阴肝经分出,上至外阴毛际,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指第四胸椎。《素问·刺热篇》:“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指面部肌肉消瘦。多因体虚久病,气血耗损所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病证名。疳疮的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下疳生于阴茎,外皮肿胀包裹者。
眩晕、抽搐、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均属肝风内动。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称为热盛动风。各详该条。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