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是管理药物。
出《灵枢·经脉》。足背。
全舌紫色,舌中有黄燥苔。多因脾胃脏腑素热,或嗜酒积热,或燥火内盛,或误服温补药所致,均属里实热证,宜攻下泄热。若有表证,宜解表通里(见《伤寒舌鉴》)。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述》。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肾怯失瘖。详该条。
命门之火的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来胃气不开,潮热旬日不思饮食。多因气血素虚所致。宜以开胃为主,用保和丸、逍遥丸。继以大补气血佐以滋阴,用十全大补汤酌加山茱萸、山药、丹皮、麦门冬、五味子。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