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音树(shù)。①数目。亦指五行的生成数。《素问·刺禁论》:“愿闻禁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②几、几条。《灵枢·邪客》:“数脉并注。”③针数、次数。《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灵枢·逆顺肥瘦》:“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④法则、常规;正常方法、正常现象。《灵枢·邪客》:“持针之数。”《灵枢·刺节真邪》:“取之有数乎?”《灵枢·逆顺肥瘦》:“刺此者,无失常数也。”《灵枢·五音五味》:“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②音暑(shǔ)。①点数、计算。《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②推测。《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③音朔(shuò)。①屡次。《灵枢·天年》:“数中风寒。”②脉象之一,即脉搏快,与迟相对。《素问·阴阳别论》:“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猜你喜欢

  • 槌骨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 循衣摸床

    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捻衣摸床。指患者神昏时,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

  • 鲁府禁方

    方书名。又名《鲁府秘方》。4卷。明·龚廷贤撰(一作刘应泰编)。刊于1594年。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而成。并由鲁王府刊行,故以为书名。书中列病名110余种,附以作者收集或试用之治

  • 白肉

    在掌(或跖)与指(或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

  • 王好古

    【生卒】:1200?~?【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

  • 清金丸

    《丹溪心法》卷二方。①贝母、知母各半两,巴豆(去油膜)半钱。为细末,姜泥为丸,朱砂为衣(一云青黛为衣),每服五丸,食后白汤送下。治食积火郁嗽。②又名与点丸。炒黄芩。为细末,煮糊或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

  • 夷则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梅氏验方新编

    书名。清·梅启照辑。8卷。刊于1878年。本书原为梅氏在刊行《验方新编》16卷本时续补的8卷(即24卷本),其后刊印单行本,改为此名。书中仿《验方新编》体例,新辑了临床各科民间验方,还辑入了《叶天士眼

  • 标幽赋

    见针经指南条。

  • 旃那叶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