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质问本草》。为蜘蛛抱蛋之别名,详该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口中两颊,有黑脉出口角者难治。”用鬼臼汁方或灸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介绍】:见徐文中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春至夏,为太阳衄。”参见鼻衄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本症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所致。常伴有腹满不进饮食、嗜睡、烦躁、口热等。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葛根黄连黄芩汤加减。
见《瑞竹堂经验方》。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方论》:“此症发在牙关牙床肉上,形如三、五肉笋,徐徐发来。针刺不痛,此脏腑内伤。”古人认为该病是不治之症。
见《四川中药志》。为马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