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粟疮。详该条。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
见仁端录条。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针灸大成》指男为会阴穴,女为玉门头穴,今多从此说。
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铅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