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位于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间,小趾跖趾关节上2寸处。主治崩漏,月经过多。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②通里穴别名。详该条。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希恕条。
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参见岐黄、岐伯、黄帝等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璞条。
①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