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波幅较短,不能满于寸口,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部均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主气郁,短而无力主气损。《素问·脉要精微论》:“短则气病。”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产后恶血入于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主之(丹皮、防风)。”
病名。①见《张氏医通》卷七。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②清抄本《外科或问》:“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来断续。详该条。
病名。①鼻息肉别名。详见该条。②鼻腔内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