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强肝汤(丸)二号

强肝汤(丸)二号

验方。见《新医药学杂志》1972.1。凡参15~30克,当归白芍药郁金党参车前子白术茯苓各9~15克,败酱草金银花各12~30克,茵陈9~30克,龙胆草6~12克,栀子甘草各6~9克,香橼、炒莱菔子各9~12克。水煎服,或作蜜丸。治慢性肝炎,用于湿热比较明显者,症见身重体倦,不思饮食,口干心烦小便短赤,大便溏或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濡数或弦滑。

猜你喜欢

  • 山东何首乌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白首乌,详该条。

  • 徐迪

    【介绍】:参见徐述条。

  • 起泡草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头软

    五软之一。头为诸阳之会。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弱,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故头软不能抬举。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

  • 化火

    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分虚实两类,实者为外邪所化,虚者由阴虚之变。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阴液的亏损,或气血痰食的阻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火,出现病理性机能亢进,而同时津液消耗增加。临床表现参见

  • 丈母

    即女膝穴,见该条。

  • 气池

    推拿穴位名。又名坎下。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气池,在目下胞,一名坎下。”与目上胞(风池)同作望诊之处。《小儿推拿广意·上卷》:“风气二池黄吐逆,若黄舌色定为风,惊啼烦躁红

  • 氂针

    针身细长,针尖微钝,形如牛麓的针具。《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氂针。”

  • 中刺激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

  • 花壳虫

    见《中药志》。为斑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