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①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②中药名。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
【生卒】:生平不详【介绍】:宋代医生。撰有《马氏录验方》一卷。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全生集》卷一:“贴骨疽,患在环跳穴,又名缩脚疽。皮色不异,肿硬作痛者是。”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痫。”《医林绳墨》卷六以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素问·脉要精微论》:“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是对前臂内侧皮肤(尺肤)诊察部位的划分。上,指上段,即远端;“上附上”是对“中附上”而言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