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出《灵枢·论勇》。指夏季阳热的气候。
病证名。出清·邹五峰《外科真诠》。①即痄腮。详该条。②《外科启玄》:“大人小孩疳食透腮颊,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次则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腮疮。”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脉象。脉来但弦、钩、毛、石,缺乏胃气,为阳气消散之象。《素问·玉版论》:“脉孤为消气。”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天窗。见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生大黄(后下)、赤芍药各15克,厚朴、木香、延胡索、栀子、牡丹皮、芒硝(冲)各9克。水煎服,每日二剂,三至四次分服。功能泄热通便,理气止痛。治重型胰腺炎(急性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凡以压痛点或其它病理反应点作穴治病,这个穴位则称阿是穴。《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