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舌苔润滑。是有津液之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结;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篇下》:“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证名。指右偏枯,即右半身不遂。一名右痪。《类证治裁·中风》:“自丹溪……右枯属气虚,用四君子汤。”参见半身不遂、左瘫右痪等条。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古病名。又名脾脏中风。风邪入中于脾经而致的证候。主症为发热,形如醉人,皮目瞤动,短气,腹满,身黄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阳经别,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
【介绍】:见戈维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