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深红紫暗,主热邪郁滞(见《四诊抉微》)。
见针灸甲乙经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病名。即喉痧。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本病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皮肤还出现痧斑,故名。治以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等法为主。参见疫喉等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外感湿邪,郁而不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治宜除湿解郁,用湿郁汤、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