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竹叶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多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
外治法之一。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火烘的方法。适用于鹅掌风、皲裂疮、慢性湿疹、牛皮癣等皮肤干燥搔痒的疾病。
见宋·伍起予《外科新书》。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又称下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
骨名。胸胁众骨之统称。包括胸骨和肋骨。
病名。指发生于悬雍垂下端尖头处的血泡。《喉科指掌》卷六:“悬旗小舌,悬旗风生于小舌下尖垂,头变圆,粗如桂圆核大,红如樱桃。此因多食厚味燥酒,以致胃火郁盛而发。”即悬旗风。参见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介绍】:见陈元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