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又名火眼、燥火眼、淫热眼,俗呼狗眵眼。由风热攻目而起。起病较急,双眼红赤疼痛,沙涩羞明,眵多泪热,可兼发热头痛等。相当于今之急性结膜炎。治宜疏风清热为主,内服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上臂和躯干连接的部分。肩部的肩关节,主上肢回转活动的作用。《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重舌痈,此病因心火旺(妄)动,或受郁怒酒色而生,大舌先卷,根下另生小舌,形红肉嫩,名曰重舌。”详重舌条。
怫,通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乳疬。乳中结核之一种。多见于女子青春发育期,多因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成。证见乳头晕下扁圆形肿块,轻度疼痛及压痛。多在数周后逐渐消散而自愈。如若不愈,治宜调理冲任,开郁化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七。即代指。见该条。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
见《脉经》。即眼睑。详该条。
病证名。指劳损内伤,阴虚火亢而失血者,《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呕血者,……有因虚劳,五内崩损,涌出可升斗计者,宜花蕊石散。”参见呕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