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栗梗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通天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对病势深重者,要采取有力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暂不宜过多兼顾。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积热喉痈,因食炙煿厚味醇酒,以致胃火冲上。患生帝丁之傍,肿痛与乳蛾相似。”治宜解毒泻热,消肿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黄连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加减。
见《湖南药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出《物理小识》。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摘锦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又名疏表。通过发汗以解除肌表之邪,故名。针对病证的寒热,可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