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子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筋膜。《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介绍】:见沈璠条。
【介绍】:见吴镕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类证治裁》卷八方。戎盐一升,炙皂角(去皮子)五钱,细辛一两。为末,盛于囊中,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恶水毕出,以温汤洗之。治青瘕,症见瘕聚左右胁,崩中不禁,下青汁者。
病名。疟疾之一。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牡系牝字之讹,详牝疟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由于湿热郁久,化火转燥而成的三消证。湿火伤肺为上消。证见烦渴引饮,咳嗽面肿,寸脉数大,宜用清肺饮;湿火伤胃为中消,证见多食易饥,面黄身肿,关脉数大,宜用加味清胃汤;湿火伤
经穴名。代号ST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在第五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分支及肋间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