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善恐

善恐

证名。出《素问·四时逆刺论》。又称恐。其症心中畏惧,胆怯不安,不敢单独坐卧,常有被捉之感。多由脏气损伤所致,尤以肾伤为多见。《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银箔、琥珀***龙齿等。恐病由胃者,宜壮其气,宜四君子汤茯苓。恐病由胆与肝者,宜养其阴,宜酸枣仁汤黄芪莲肉,加山萸、丹皮白芍。恐病由肾本经伤者,宜壮其水,宜人参散肉桂,加牛膝远志。”《张氏医通》载述治肾伤宜补精髓,六味丸加枸杞、远志;治肝虚宜养阴血,六味丸加枣仁、龙齿;属胆虚,六君子加柴胡防风当归;恐惧面色变者,补胆防风汤;肾脏阳虚善恐,八味丸等方。参见恐伤条。

猜你喜欢

  • 气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气分受邪热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气热不得卧之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也;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也。”如左脉

  • 四皮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 黄苔

    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极。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则属脾虚有湿。色黄而淡润的厚苔是浊苔,多属湿滞

  • 黄龙尾

    见《滇南本草》。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昙峦

    【介绍】:见昙鸾条。

  • 洞肠泄

    病名。即滑泄。《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洞肠泄,大孔如竹筒,关门不闭也。”详滑泄条。

  • 天行斑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生于头面及全身,皮肤发斑,状如锦纹。上戴白浆,破烂成疮。甚则可伴烦躁谵语。愈后可留紫色斑痕,日久方退。类似天疱疮。

  • 月候过多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

  • 淳于意

    【生卒】:约公元前215~?【介绍】:西汉时著名医家。齐临菑(今山东临淄)人。因任齐太仓长之职,故又称仓公或太仓公。曾先后向公孙光、公乘阳庆等人学医,医术高明,尤其重视脉法的运用,治病每针药并用,取得

  • 便秘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