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舌淡紫,中央带灰或青黑,不燥不湿。为湿中生热,邪伤血分之候。宜***地黄汤清热凉血,并配入酒大黄轻泻(见《伤寒舌鉴》)。
书名。1卷。清·张倬撰。本书所称伤寒兼证,不拘于六经病兼证范畴,包括伤寒兼杂病的多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中风、虚劳、内伤、宿食、头风、泻利、胎产等17种兼伤寒的病证,以问答方式,阐述这些伤寒兼证的病因、病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痰带青而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痰多白沫,无力作咳,咳则气促,多属肺虚。
见幼幼集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古作(tì涕)。同涕。《礼记内则》:“不敢唾洟。”涕本又作洟(《释文》)。《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涕甚曰洟”,指鼻涕增多者。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