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印堂疔

猜你喜欢

  • 臭苏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 摆子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 佛手香橼

    见《闽书》。为佛手柑之别名,详该条。

  • 大肠

    ①六腑之一。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连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大肠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

  • 胸阳

    胸中的阳气,亦即上焦阳气。《类证治裁·胸痹》:“胸痹……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宣降。”

  • 天水散

    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 消栓口服液

    见补阳还五汤条。

  • 口气

    口腔发出的臭气。见《普济方》五十八卷口门。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气,为胃有宿食;口出臭秽气,为胃热;口出腐臭气,多为内有溃烂疮疡。

  • 中藏经

    综合性医书。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并附《内照法》6篇。现存多种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黄藤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