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前胡汤

前胡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为粗末,水煎,分四次服。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前胡八两,半夏(汤洗七次去滑)、麻黄(去节)、芍药各四两,黄芩三两,枳实(麸炒,去瓤)一两。为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二片、大枣一枚,水煎去滓,不拘时服。治气实急,喘息冲胸,常欲自恚,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甚则唾血短气,不欲食,口燥咽干

猜你喜欢

  • 脱肛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谓:“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又名州出、截肠,包括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以老年、小儿及素体虚者易患本病,多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或湿热下注于大肠所致。便后脱出的肛肠,初期可自然

  • 蠡(lí 礼)牛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 潜厂医话

    医话著作。杨则民遗著,董汉良等整理。整理者从杨氏遗著中采辑出医学言论201则,分为六部:一、说理、讨论医事医术,二、论、病、论病因病机,三、议法、治疗法则,四、阐方、评介古今方剂,五、述药之性、理、效

  • 董奉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字君异。据古书载,他治病不取报酬,只求被治愈者在其门前种杏树,日久杏树成林。后世称颂医家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源于此。

  • 气呃

    病证见。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指因气滞及气虚所致的呃逆。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

  • 大头菜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 六方疳积草

    见《江西草药》。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 独行丸

    《医学心悟》卷三方。大黄(酒炒)、巴豆(去壳,去油)、干姜各一钱。研细,姜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用姜汤化下。若服后泻不止者,用冷粥饮之即止。治中食,胸高满闷,用吐法不效者。若昏晕不醒,四肢僵硬

  • 燥热痿

    痿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三。由于燥热伤津耗血,宗筋失于营养所致。症见手足痿软,不能行动,伴有皮毛干枯,口燥唇焦等症。治宜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用知母石膏汤、滋燥养荣汤加减。《血证论·痿废》:“肺气热,

  • 虚阳上浮眩晕

    病证名。属火冲眩晕之一。《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真阳不足,虚阳上浮,亦令人头目冒眩之症,此命门真火不足,而为虚阳上浮眩晕之症也。”宜用八味肾气丸等方。详火冲眩晕、阳虚眩晕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