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画,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连在一起。画高40厘米。上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象,分上下四层,每层绘有1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
①读如“碗”(wǎn)。①宛转、屈曲。《灵枢·刺节真邪》:“倾侧宛伏。”②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②音玉(yù)。通郁、苑。郁结或苑积。《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脚发。见该条。
即死胎不下。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肩胛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