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20卷。宋·杨恢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成药处方。
见《医学入门》。即鼻隧。详该条。
阴气并结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切其脉并阴,并阴者,脉顺清而愈。”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淡黄白色者,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7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清法之一。用辛凉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治法。例如胃阴先虚,胃火炽盛,症见口舌生疮,口中有秽气,口干口渴,干呕,舌苔黄燥,脉大而虚等,用加减玉女煎。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厥阴属风木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
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