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下痢名曰子痢。”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口唇为脾所主。多由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所致。症见唇色淡白,咀嚼无力,时流清涎。治以补脾为主。宜扶元散。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蝌蚪。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