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科补要

伤科补要

书名。4卷。清·钱秀昌撰。刊于1818年。本书系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基础上参以作者的临床经验编成。卷1为人体要穴、正骨器械、骨度脉诀;卷2为治伤三十六则,治疗金疮的理论与身体各部伤科疾病;卷3为治伤汤头歌括;卷4选录各家伤科要方及急救良方。全书较简明实用。解放后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五焦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五焦,即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心腧在五焦之间。”

  • 脾虚呕吐

    病证名。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减。

  • 鼻疳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即鼻疳疮。详该条。

  • 皮腠

    指皮肤腠理,为人体卫外的屏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 裙边疮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即臁疮。详该条。

  • 声弘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

  • 催气

    指针刺时,采用各种刺激手法促使得气尽快出现。《神应经》:“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临床上,通常采用持续捻转或提插,改变针刺的深度和方法,或用循、摄、弹、摇

  • 遮护

    解剖学名称。会厌的别名。《喉科金钥》卷上说谛问答:“食下咽,两旁喉管有护,旋开旋,当食而言笑,则上气冲激,今人喷饭,故圣人食不语。”

  • 妊娠咳血

    病证名。多因孕妇肺阴素虚,或感风热之邪,以及情志内伤,肝火上犯于肺,损伤肺络所致。阴虚者,兼见潮热盗汗,咳嗽胸痛,宜养阴清肺止血,用百合固金汤加藕节、焦山栀;风热者,兼见喉痒咳嗽,口干鼻燥,痰中带血,

  • 寒疫

    病名。①指疫疠阴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说疫全书》卷二:“寒疫、世之言疫者,将瘟疫二字读滑。随曰疫止有瘟而无寒也,……至于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