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即槐角,详该条。
【介绍】:见吴其浚条。
病名。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由风热外感,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易发生在上唇、口角和鼻孔周围,也可发生在颜面。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
出《名医别录》。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7卷,已佚。
证名。出《灵枢·行针》。指喜乐不禁之症。参见喜笑不休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舌上生疮肿大,其形肿大如吹泡者,为邪热风毒上壅所致。
病名。指肠胃实邪壅结所致的腑气不通。见《洁古家珍·杂方》。《医学心悟·大便不通》:“阳明胃实,燥渴、沾语、不大便者,实闭也,小承气汤下之。”《金匮翼·便闷统论》:“实闷有寒有热。热实者,宜寒下;寒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