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症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大便秘结之由于三焦不和者。《丹溪心法附余·燥门》:“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用搜风润肠丸。参见大便秘结条。
【介绍】:见施发条。
出《吴普本草》。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四时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故名。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其产生的疾病,亦随之而异,当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在适当的穴位上运用不同的刺法。
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病因、诊法、治疗法则等内容。各论介绍73种内科病证的诊治,采用中医病名。论述简明,文字浅显,每病之后附有医案选录,可供临床参考。1959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