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髎手法

猜你喜欢

  • 惊痫

    病名。①指痫因受惊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惊癎者,因惊怖大啼乃发。”治宜钱氏蛇黄丸等。②指小儿惊风。唐宋医书所载的惊痫,即指小儿惊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惊痫者,……轻者但身热面赤,睡

  • 中冲

    经穴名。代号PC9。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井(木)穴。位于中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针灸甲乙经》)。一说在“手中指之端”(《灵枢·本输》)。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

  • 背胛中间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狂走欲斫刺人,或欲自杀,骂詈不息,称鬼语者,灸两口吻头赤肉际各一壮;又灸两肘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三日报灸三。”《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后者列作奇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下

  • 以脏补脏

    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参见脏器疗法条。

  • 大腹绒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厥阴病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 妊娠咽喉痛

    病证名。出《胎产新法》。病因阴虚火盛,胎气上攻,感受时邪,热灼肺胃,发为喉痛。宜降火驱邪。方用东垣凉膈散(薄荷、黄芩、黄连、栀子、连翘、桔梗、甘草)。

  • 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

    儿科专著,2卷,明·万全(密斋)撰于16世纪中叶。又名《幼科指南秘传方》、《幼科指南家传秘方》。首列指南赋、儆心赋等,并论儿科诊法,次列儿科疾病26种之证治,末附祖传方剂13首,反映出万氏独具心得。现

  • 肝气实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肝气盛。《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详肝气盛条。

  • 寒热错杂

    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证。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