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一号扫风丸

一号扫风丸

验方。见《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大枫子1750克,薏苡仁荆芥各250克,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125克,白花蛇30克,苍术白附子当归桂枝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何首乌千年健青礞石川乌知母栀子各60克。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成人初服6克,日二次;三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服加1.5克,至第八天,日三次。治初期轻型麻风

猜你喜欢

  • 推拿学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本书较系统地整理了祖国医学遗产中的按摩疗法。共分二篇,第一篇总论,介绍了推拿简史、经络学说、诊断、治疗原则、练功及手法等项;第二篇治疗,介绍了40余种病症的推拿疗法及

  • 二花秧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靛花

    出《简便良方》。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 深师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僧。善治脚气病,曾选录同时代医家支法存等人的有关治疗药方撰成方书30余卷。

  • 半身不遂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半身不遂痧》:“心主血,痧毒入于血分,故易攻心,此痧症所以发昏也。若痧之慢者,冲激迟缓,未逆于心,留滞经络,或在于右,或在于左,为半身疼痛,或麻痹不仁。如此半身不遂,总因痧毒之遗

  • 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详伤寒蓄水证条。

  • 溺白

    证名。指小便浑浊色白。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

  • 胡韭子

    出《徐表南州记》。为补骨脂之别名,详该条。

  • 形瘦经少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经少,此气血弱也。宜服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生姜、大枣)。”

  • 上厥下竭

    证名。上厥指阴阳气不相顺接,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下竭,指下部真阴真阳衰竭。实质上,是指下部真元亏竭引致昏厥的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