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
我曾经听到过一句给一个青年的忠告:“永远做你不敢做的事情”
你很清楚,古书是世界处于青年时期的产物,而新书却是世界在老年时代的产物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我对青年的劝告只用三句话就可概括,那就是,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工作到底。
青年人!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真诚个性的基石,若不在青年时代稳固地奠定,以后那基石上必将永远有一个脆弱之点。
如果青年人有经验,老年人有精力,世界将更美好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
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
青年是一个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科学给青年以营养,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让老年人的智慧来指导青年人的朝气,让青年人的朝气来支持老年人的智慧。
年轻时享受青年的幸福,年老时享受老年的幸福。
开弓岂有回头箭,“退缩”二字不应属于青年人。
人们最感惭愧的是缺乏青年人所需要的创造力。
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一些苍老的手来救助。平时不容易见到,一旦有事则及时伸出,救助过后又立即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一种早已退出社会主体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积着岁月的硬度,能使后人一时启悟,如与天人对晤。老年的魅力,理应在这样的高位上偶尔显露。不要驱使,不要强求,不要哄抬,只让它们成为人生的写意笔墨,似淡似浓,似有似无。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